民意通旅游财经 水母网> 水母旅游>烟台旅游
烟台:让文化遗产在保护利用中焕发新光彩

2020-06-14 17:27:50

来源:水母网   通讯员 旅宣



水母网6月14日讯 (通讯员  旅宣)烟台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拥有史前文化、开埠文化、红色文化、海洋文化、胶东文化等一大批特色文化资源和历史文化遗存。目前,全市共有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2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05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150处,普查的数量和质量均居全省首位。烟台市普查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5900多项,包括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14项、省级38项、市级129项、县级526项,“烟台剪纸”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定的“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烟台剪纸”群体性创新传承模式获第四届山东省政府文化创新奖。

近年来,烟台全面贯彻“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文物工作方针和“见人见物见生活”的“非遗”传承理念,强化管理确保有效传承,深化融合促进活化利用,让遗产保护成果惠及更多群众,让文化遗产为美好生活添光彩。

文化遗产的保护利用离不开规划指导和制度保障,近年来,烟台在这方面下了大力气。编制了《烟台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烟台市朝阳街历史街区保护规划》《烟台山近代建筑群保护规划》《烟台市滨海景区近代建筑群保护规划》等重点规划,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历史街区与文物建筑保护管理工作的决议》、市政府出台《烟台市文物保护管理办法》《关于加强全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等,有力保障全市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健康开展。

近年来,烟台文化遗产保护体系持续完善,建立起“市、县、镇、村、单位四级责任、五级保护”的文物保护网络,文保单位均实现“四有”,即有保护范围、有保护标志、有记录档案、有保管机构,馆藏可移动文物的登记备案制度也不断健全。在“非遗”项目保护方面,建立起保护中心+传承基地+传承人“三位一体”的保护体系,推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长效发展。

文化遗产项目开发建设迈出了新步伐,近三年投入文保资金8700万元,实施了烟台山建筑群、蓬莱阁等43项重点文保单位修缮工程。烟台市22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中,作为旅游景区向公众开放的有10余处,占比近60%。其中,利用国保单位芝罘俱乐部打造的胶东革命纪念馆是胶东党性教育基地烟台山教学区的主场馆,开放3年多来,累计接待国家、省、市各类党性培训班2000多个、培训党员7.7万余人。以朝阳、所城古街区保护开发为主体的“芝罘仙境”项目加快实施,将打造山东文旅新亮点和烟台文旅新高点。

近年来,烟台还特别注重文化遗产的活化利用,让承载着历史记忆的文化遗产在新时代焕发勃勃生机活力。烟台市35处博物馆、纪念馆成立了烟台市博物馆联盟,“场地联用、品牌联创、活动联办、培训联做、平台联建”,每年开展各类文物展览、公教活动3000余场,接待观众百万人。

作为国家一级馆的烟台博物馆,近年来,成功打造了“烟台历史文化讲堂”“青少年趣味课堂”等活动品牌,每年持续开展“国宝进校园”“国宝进军营”等流动服务活动,“我们的70年——新中国成立后烟台社会的发展与变迁”等3个展览入选第五届全省博物馆十大精品陈列展览,有效发挥了文物的公共服务功能,让文物“活”起来。当前,烟台市正在积极推进市博物馆新馆建设工作,新馆建成后将成为烟台新的地标式文化建筑,更好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

“非遗”项目活态传承走在前列,“老手艺”在市场化过程中焕发了新活力。近年来,烟台“非遗”项目,先后亮相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上海世博会巡游,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会等30余场重大节会活动,烟台市涌现出一批以音乐、舞蹈、戏曲等为题材的非遗演艺精品,莱阳豆面灯碗信俗登陆央视元宵节目,电视剧《大秧歌》登陆上海、江苏等电视台。龙口粉丝、中亚至宝三鞭丸等知名项目建设了主题博物馆,形成“项目+博物馆+产业基地”模式,知名度和影响力进一步提升。

赵雪

版权声明  新闻爆料热线:0535-6631311


关于水母网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法 | 版权声明 | 平台公约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电话:12377举报邮箱: 侵权假冒举报:0535-12312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35-6631312举报邮箱(未成年人的举报平台): 举报受理和处置管理办法
山东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网站疫情防控有害信息专项举报入口:jubao@shm.com.cn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专区暴恐举报网暴举报

  • 水母网官网微信

  • 水母网官网微博
本站官方网址www.shm.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