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2-23 16:05:10
来源:水母网
水母网12月23日讯(通讯员 旅宣)12月23日“中国农民——2020逄小威摄影作品展”在烟台美术博物馆成功举办。由中国文化艺术发展促进会摄影文化专业委员会、中共烟台市委宣传部、烟台市文化和旅游局、烟台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北京央视电视人文化艺术交流中心、中国农民书画研究会联合主办的“中国农民——2020逄小威摄影作品展”,于12月23日上午在烟台美术博物馆成功举办。市政协副主席王国伟宣布展览开幕,中共烟台市委宣传部副部长曲波、原中国国家博物馆副馆长、本次展览的总策划陈履生、中国国家画院研究员、北京当代中国写意油画研究院荣誉理事、山东油画学会名誉主席杨松林参加开幕式并致辞。开幕式由烟台市文化和旅游局党组书记、局长张祖玲主持。
市政协副主席王国伟宣布展览开幕
中共烟台市委宣传部副部长曲波致辞
中共烟台市委宣传部副部长曲波在致辞中表示,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宏伟目标。“中国农民——2020逄小威摄影作品展”,用图像语言展示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农民群众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全面小康取得的丰硕成果,对于推动烟台文化事业繁荣发展,促进乡村全面振兴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烟台是首批14个沿海开放城市之一、是亚洲唯一的“国际葡萄·葡萄酒城”,也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连续六届获评全国文明城市,连续七次获评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优秀城市。烟台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文化产业、文化事业发展,以“两核一带”产业布局为引领,加快建设芝罘仙境、海上世界等投资过百亿元的重大文旅项目,为“十四五”开好局、起好步提供了有力的产业支撑。今年以来,先后举办了第二届烟台市民文化节、2020烟台国际海岸生活节、第四届烟台文化和旅游惠民消费季等大型活动,不断丰富公共文化服务供给,持续提升市民文化获得感和满意度。
本次展览既是2020年市民文化节“冬之乐”篇章的压轴大展,也是2021年全市文化事业的重磅开篇,拉开了庆祝建党100周年系列活动的序幕。希望全市广大摄影及艺术工作者,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深入生活、扎根人民,坚守初心和使命,以更多更好的作品,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美好生活新期待,助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原国博副馆长陈履生致辞
原中国国家博物馆副馆长陈履生在致辞中表示:逄小威摄影镜头的视域广泛,拍摄内容包括社会精英、影视明星、导演、奥运冠军、京剧名角等。这次他把镜头对准了农民,这让人感到非同寻常,从庚子年的初春开始,逄小威跋山涉水于无数的村落之间,经历了不同的农业文明的形态,看到了各地发展的村落经济和文化,还有各自不同的乡村风俗和自然风情。他用摄影所构成的农民形象,是一座座当代中国农民的丰碑。他镜头中所表现出的各种农民形象,有着他自己的情感和自己的艺术把握,人物肖像摄影的魅力,就在于这种瞬间的捕获所带来的千变万化中凝聚的神。很显然,这次展览无疑是成功的,温暖的,有力量的,让人难以忘怀的。
山东油画学会名誉主席杨松林致辞
中国国家画院研究员、北京当代中国写意油画研究院荣誉理事、山东油画学会名誉主席杨松林在致辞中表示:逄小威是我们烟台本土走出去的艺术家,相识40年之久。《中国农民》项目成立之初探讨拍摄内容和拍摄方向时我们感到非常激动,觉得这是一个了不起的工程。从构思、规划到他奔波于九百六十万公里的土地上艰难取得的创作过程,将一个又一个有血有肉的中国农民形象活灵活现地展现在大家面前,把生活中一个又一个百姓形象融化为当今时代的民族精神,将一个又一个转瞬即逝的瞬间定格在相片中让我们铭记。何为肖像艺术?如何呈现有生命力的肖像?用何种审美眼光和尺度审视肖像?今天这场展览为我们找寻了答案,这是一场关于以为艺术家成长、成才、成功的典型个案,更是一场教科书级别的展览。
逄小威致感谢辞
参展艺术家逄小威在感言中讲道:我很喜欢鲁迅的一句话“无尽的远方,无数的人们,都与我有关。”在这个“人人都是摄影师”的时代,摄影这门艺术在所有的艺术门类中可以说门槛最低,但也是最纪实,最真切的,最有力量的。很多人问我拍摄了那么多社会名人、文化名人、奥运冠军、京剧名角的肖像后为何要开拍《中国农民》这个选材。因为我身上的底色就是农民,我10岁到20岁的青春时期就生活在烟台的农村,我对农村有着深切的了解,对农民有着真挚的感情,这些年我心底一直有一个愿望,希望我的镜头中不仅仅是明星、名人,我更希望有机会用镜头记录我身边的老乡们,尤其今年是脱贫攻坚的决胜之年,那些生活在困难地区的人们,那些处在脱关之年中的他们最真实的生活现状是怎样的?心情是怎样的?这就是我走遍全国,找遍了全国各行业的农民,在这个特殊的年份拍摄《中国农民》系列作品的创作初心。
烟台市文化和旅游局局长张祖玲主持开幕式
烟台市文化和旅游局局长张祖玲表示,“中国农民——2020逄小威摄影作品展”首站在烟台举办,体现了烟台籍艺术家逄小威先生心系家乡、情系祖国的家国情怀。2020是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收官之年。逄小威先生和他的团队辗转10个月,寻访56个民族,跋涉900多万平方公里,从中国最北边的漠河北极村,走到最东边的黑瞎子岛;从最西边的新疆,走到最南边的南沙群岛永兴岛,跨过高山湖海,深入田间地头,用镜头记录下新时代中国农民的真实面貌,它们构建起属于这个时代的农民形象体系,像一座座当代中国农民的丰碑,为中国决胜脱贫攻坚做出了历史的见证。
今天,我们用一场盛大的展览聚焦农民,回顾难忘的2020,就是要用艺术关注农民和农村,凝聚全社会优先发展农业农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精神力量,为夺取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胜利贡献文化力量。希望烟台的美术工作者学习逄小威先生深入生活、扎根人民的工作作风,自觉承担起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历史使命,以优异成绩向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献礼!
逄小威向衣元良、杜书彬赠送摄影作品
烟台是“中国农民——2020逄小威摄影作品展”全国巡展首站,为了反映家乡烟台的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工作,逄小威先生专门赴栖霞为亭口镇衣家村党支部书记衣元良、庄园街道杜家庄村党支部书记兼村委会主任杜书彬拍摄了一组《烟台农民》主题摄影作品,并现场赠送给两位村支书。
与会嘉宾合影
逄小威
逄小威,1956年生于北京,祖籍山东烟台,获国家文化部奖励资助的当代人物肖像摄影大家。1978年,考入中华全总文工团话剧团演员。1989年,赴日本学习、工作。1997年,回国从事摄影创作。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英国皇家摄影协会会员,中国中央电视台电影频道、体育频道、中国电视主持人协会、中国国家大剧院、中国电影博物馆等单位特邀图片摄影师。2018年《中国京剧》成功上屏美国纳斯达克并连续播放一百余天。其代表作品有《电影的历史·国家的表彰——中国百年电影人物肖像》《光荣与梦想——186位中国历届奥运冠军》《中国石刻》《中国京剧》等。
主要展览:
2005年《面孔——中国电影人黑白肖像摄影作品展》,由近20个国家级单位共同主办,在中华世纪坛展出;
2008年《英雄——中国历届奥运冠军黑白肖像作品展》,由中国美术馆、中央电视台等多家单位主办,在中国美术馆展出;
2008年为纪念中国电视播出50周年,举办了《电视的面孔——中国著名电视节目主持人系列肖像展》;
2009年为纪念汶川地震一周年,在北京举办了《记住汶川》摄影作品展,展览的作品进行拍卖,所得款项全部捐给地震灾区的都江堰小学;
2010年《上海·2010——上海世博场馆建筑摄影作品》巡回展;
2010年《人与建筑》在上海美术馆展出;
2011年《建筑意——中外建筑摄影作品》在北京视觉经典美术馆展出;
2012年《电影的历史·国家的表彰——中国著名电影人黑白肖像作品展》在北京国家体育场(鸟巢)展出;
2012年《光荣与梦想——2012年中国历届奥运冠军肖像作品展》在中国国家博物馆展出(又一次一个都不少地,完成了包括2008年北京奥运会在内的186位中国历届奥运冠军拍摄);
2012年《电影的面孔》(暨电影人肖像拍摄二期工程启动仪式)在北京首都艺术博物馆展出;
2013年《上海中华艺术宫馆藏展——逄小威人物肖像摄影作品》在上海中华艺术宫展出;
2014年《2002ー2014逄小威作品展》在北京华彬美术馆展出;
2014年《四个人的胡杨树》在北京视觉经典美术馆展出;
2014年《逄小威摄影作品展》在大连15库艺术馆展出;
2015年逄小威摄影创作基地在威海成立并举办《逄小威摄影作品展》;
2015年《电影的面孔》纪念中国电影110周年电影人肖像作品展在北京视觉经典美术馆展出;
2015年《四个人的水世界》在北京1+1艺术中心展出;
2016年《电影的面孔》纪念中国电影111周年电影人肖像作品展在上海展出;
2016年《萨克森——德国精湛工艺的家乡》逄小威摄影作品在中国美术馆展出;
2016年《中国石刻——逄小威摄影作品展》在台北展出;
2016年《中国石刻》逄小威摄影作品登录美国纽约时代广场;
2017年《冬天里的北海道》在北京视觉经典美术馆展出;
2017年《中国京剧》在中国国家大剧院美术馆展出;
2017年《中国京剧》在深圳文博会(雅昌文化中心会场)展出;
2017年安迪.沃霍尔《复制时代》与逄小威《胶片时代的面孔》平行展在北京山水美术馆展出;
2017年《逄小威人物肖像摄影作品展》(上海美术馆馆藏展)在上海中华艺术宫再次展出。
主要收藏:
2005年《面孔》中国著名电影人肖像系列作品被中国电影博物馆收藏并设立专馆永久展出;
2008年《英雄》中国历届奥运冠军肖像系列作品被中国美术馆全部收藏;
2010年《人与建筑》人物肖像系列作品被上海美术馆全部收藏;
2012年中国国家博物馆收藏了中国历届奥运冠军186位和1000位中国著名电影人肖像系列作品的全部原版底片;
2016年中国国家博物馆收藏了《中国京剧》118幅(8x10大画幅)彩色反转原版底片;
2017年中国国家大剧院收藏了《中国京剧》120幅照片和2套《中国京剧》原版彩色反转底片。
目前正在创作中的项目:
《大漠敦煌》中国西部,丝绸之路;
《中国文化名人肖像》为中国文化艺术做出重要贡献的人们塑像;
《万岁·老兵》在全国范围内(含台湾)选择拍摄100位100岁抗战老兵;
《舞者》8x10大画幅,黑白,芭蕾舞;
《王佩瑜》8x10大画幅;
《海》沿着几个国家的海岸线寻走;
《漫步故宫》漫漫地走、细细地品;
《世界建筑十大……》世界十大教堂、歌剧院、美术馆、火车站、废墟……;
《墙》古今中外历史的、文化的、艺术的、有趣味的墙文化;
《人体》沧海茫茫,孤独的小岛,阳光下,一组人体之美以黑白影像呈现;
《残奥会冠军》8x10大画幅,我们也要记住那些驰骋在残奥会上的英雄们;
《国家大剧院与艺术家》为国家大剧院拍摄来这里演出与合作的世界艺术家肖像,继续……;
《中国石刻》寻访拍摄中国千年石窟、石刻艺术,继续……;
《电影的面孔》继续……;
《奥运冠军》继续……。
张风山 75岁 农民 汉族
郭寿星 73岁 农民 汉族
陈河(左)刘成伟(中)姚远收(右)
45岁/41岁/51岁渔民 赫哲族
牛枯黑史 75岁 农民 彝族
呷呷 88岁 农民 彝族
方顺烈 68岁 农民 朝鲜族
李月成 70岁 农民 汉族
仁吉多尔吉 23岁 农民 藏族
龚真鹏 50岁 农民 汉族
马小雷(左)马小全(右边)
6岁/5岁 保安族 儿童
普米族一家人
麦麦提敏·喀斯木 62岁 农民 维吾尔族
赵雪
版权声明 新闻爆料热线:0535-6631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