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3-15 14:41:01
来源:水母网
水母网3月15日讯(通讯员 旅宣)所城里的城门,装满了烟台人的老故事;朝阳街的青石板,留存着百年沧桑的足迹;烟台山的老建筑,承载着烟台开埠的见证……烟台作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有着非常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今天起,烟台文旅官微开设【溯古寻今】专题,将与大家一同追溯历史记忆,探寻人文美景。2020年春所城艺文书院(刘子琇旧居)“琇莹堂”中墙壁上的碑文重现全貌,这是一个颇为曲折而又有着圆满结局的故事,让我们一起走进刘子琇旧居吧。
所城艺文书院的历史
所城艺文书院的大门
所城艺文书院,位于所城里南门外,是百余年前刘氏家族的名人刘子琇为自己建造的住宅,现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这是一座历经沧桑、阅遍离合的建筑。
因明代驻守“奇山守御千户所”而迁到所城里的刘氏家族,是古老烟台的一个传奇,优秀子弟辈出。为烟台山北侧的“石船”题刻七律的贡士刘九标,扶贫济困的慈善家、企业家刘肇亿,创办“洪泰商号”并曾为毓璜顶重新命名、题联的慈善家刘怀奎,为毓璜顶“小蓬莱”石坊题字的书画家刘凤镳,皆出自其家。故居主人刘子琇,更是一位具有传奇色彩的人物。
刘子琇(1862-1930),名麟瑞,字子琇,所城里刘姓千户第三支第十八世孙,是刘怀奎的四子、刘凤镳的兄长。《福山县志稿》与家训碑文记载,刘子琇为人刚直,与人为善,扶危济困;为官廉正,不畏豪强,做事卓有成效。在广东时,他受朝廷委派开办官纸印书局、创办士敏土(水泥)厂,使国家颇获收益。从旧居中西合璧、兼具南北方特色的建筑风格看,他思想先进、敢于创新,在文化上善于吸纳融合。宣统三年(1911),他开始为儿辈修建这座住宅。
所城艺文书院的壁照
百年中,这座建筑几度易主。时光在墙壁、屋檐、地板上刻下了或深或浅的痕迹,于尘埃中纵横斑驳。
2017年,烟台市美术家、烟台市收藏家协会顾问蔡进先生带领团队对建筑进行了保护性修缮。修缮后的建筑,保留了原有的中西合璧的风格,兼具北方民居的温馨淳朴与江南园林的幽静清雅,以近乎完美的形象出现于我们面前。
随后,书院正式创建,成为一个传承古建筑文明、发展文化艺术、弘扬人文精神的场所。三年之间,在烟台市委宣传部、烟台市文化和旅游局、烟台市文联、烟台市住建局、烟台市民政局等单位和各级领导的关怀和支持下,书院多次举办国内著名书画家高水准的艺术作品展览和艺术讲座、推出烟台本埠优秀艺术家作品展和学术交流活动。目前,已举办过专业书画展览三十余次、美术书法培训班十二期。先后为雅是朗读会、烟台市散文学会、芝罘诗社、烟台海峡书画院等文艺团体举办活动二十余次,为曾获得“金鹰奖”最佳电视剧奖的《外交风云》剧组提供了场地拍摄等服务。书院还与国外文化艺术人士进行交流,成为宣传烟台文化的一个窗口。
康永恒先生来烟讲学查看碑文
2018年,在烟台市芝罘区文联领导的关怀下,芝罘区楹联家协会创作活动基地在此建立,多次以书院文化为题进行创作、交流活动。来烟讲学的著名楹联家康永恒先生为书院题联:“不道海尘扬,玳瑁梁栖新燕子;偶来霞客访,珊瑚钩挂古梅图。”写环境之古朴清雅,令人遐思。
这清雅的院落中,洋溢的墨香中,又一个令人遐思的故事渐渐萌芽。
据蔡先生讲述,当年进行保护性修缮时,附近居民告知,西院北屋内墙壁上有一勒石铭文。他去看时,发现此碑为汉白玉材质,被以涂料涂抹,字迹不清。当时因担心对碑文造成损害,没有急于对其进行处理,而是采取了恰当的保护措施。
琇莹堂
琇莹堂外景
碑文所在的西院北屋,名为“琇莹堂”。此名是著名美术理论家、书画家杨悦浦先生所拟,出于《诗经·卫风·淇奥》:“有匪君子,充耳琇莹,会弁如星。”“匪”通“斐”,有文采貌。“充耳”是古人挂在冠冕两旁的饰物,下垂至耳,多以玉石制成。“琇莹”是似玉的美石,“会”是冠冕上会合处,“弁”是冠冕。诗句中描写了一位君子,他的冠冕两旁缀着星星般的宝石,此句表达了对其的赞美之情。以“琇莹”命名,既用刘子琇之名以为纪念,又寄托了弘扬传统文化,发现、培养或学习德才兼备的君子的美好愿望。
琇莹堂内的家训碑
琇莹堂外观古朴典雅,门左侧植一株百年冬青树,枝繁叶茂,亭亭如盖;室内现为书画展室,雅风洋溢,丹青流辉,群贤时集,谈艺论文。而这块古碑,在墨香之中沉默,似乎在等待重现之日。
碑文修复
曲向东先生带领弟子修复碑文
几经辗转,2020年初,书院请来了拓碑专家曲向东先生。曲先生对碑文进行了细致的研究,并带领弟子用心修复,废寝忘食,精益求精,对每个字都从意思、书法等角度进行专业的斟酌、处理,有时一个字需做数次精工处理,十分辛苦。经过两个多月的逐字修复,碑文上的字迹逐渐清晰起来。
《作述家训》碑文
碑文《作述家训》共1584字,主要内容是教育子孙恪守家训,孝悌忠信、修身读书、为善济人,并述说了刘子琇的为官经历、建此宅的相关情况等,有助于我们对刘子琇故居和相关历史更为细致地了解和探究,是非常珍贵的历史资料,也有助于我们了解所城里民俗文化和传统家训文化精神。
书法家刘铭伟先生推测,此碑可能为刘子琇之弟、书画家刘凤镳所书。拓碑专家曲向东先生推测,碑文所在之室,可能为当时刘家子弟读书之处。
2020年7月,书院邀请曾在此讲学的著名楹联家、河北省楹联学会副会长康永恒,芝罘区楹联家协会会长蔡红柳为碑文作注。经过详细的查阅和考证,碑文注解、白话版顺利诞生。
如今,碑文依然,古朴的文字在这学术与文艺的桃源中静静舒展,带着随风飘来的竹的清气、莲的幽香,静静守望。书院因有了碑文而更加有温度,所城因有了碑文而更加有内涵——是烟台人代代相传的山海文化精神的内涵:仁厚,热情,博大,兼容。
《作述家训》碑文
作者:刘子琇
世有千古不没之伦常,罕见百世不变之基业。溯古征今,同是黄帝、尧舜之子孙。传至近世,富贵显达者有之,贫贱因①厄者有之。甚至有父兄奋发有为,精勤不倦,由本身而富贵,及子孙而仍富贵。一旦一二子孙流入不肖,不数年而凌夷②。名家失路,贵胄落魄,借勋阀以欺人,述先代而自大,不归咎于人事之未尽,反疑天道不可凭。嗟呼!不知此正所谓不识天道、人事者也。天道福善祸淫,人事彰善瘅③恶。为善则富贵,为恶则贫贱,理也。况天道有循环,人事有转移。彼祖宗虽贫贱,其子孙知振奋,必富贵;彼祖宗虽富贵,其子孙甘暴弃,必贫贱:亦理也。善恶之理昭然,恶固不可为,而善宜为也。即为善而不获报,庸④何伤?
回忆我初为秀才时,常闻尔先祖父母庭训,谓尔先高祖父母勤俭持家,慈惠待人。而义方⑤严懔,教训子孙,实以孝弟忠信垂为家法。及遇人之贫,则济之;见人之难,必拯之。凡藏⑥有受人称贷⑦之劵,或购奴仆契具⑧,无不立即焚之,并不返诸其人,恐明与之,反多一番形迹,增一番愧恧⑨。呜呼!我祖父母之阴德厚矣,祖父之垂裕远矣!方余处家庭之会,事父母,友昆仲,思供子弟之职,弗敢蹈不孝不弟之行。
自筮仕⑩蜀垣,以至由蜀而宁、由宁而苏⑪、由苏而晋、由晋而粤,凡急公、奉上、从政、用人诸端,罔弗敬懔⑫祖训而奉行之。乃至垂老而功业未成,盖由于秉性刚直,平生遇不平事,肆口漫骂,不合宦途时宜。虽见人一才一技之长,一言一行之美,啧啧称道。槖⑬中积有数千金,随手济贫散尽,终未免落一好轻量人之名。总计宦游以来,困于仕途二十余年,或喜而歌,或悲而泣;能为理法所束缚,决不为贪污所迷惑,致失古人正直之风,转伤一身廉耻之道。此番困粤六载,始由于应周郁山年伯之电召,继由于受张恩圃老师之奏留⑭,由是感激,许以驰驱。为公家黾勉⑮从事,不遗余力。开办官纸印刷局,不三年而获利五亿矣;创办士敏土厂,六年工程,不三年而告厥成功矣。深蒙上台器重,奏调两江,不意愠于群小,暗中谗谤,羁留粤省,查账四次,毫厘无弊,始得允准而去。
宣统三年中和节⑯方到江宁,忽接尔二伯父谢世电耗,痛心疾首,不就差而挺身言旋。满拟暮春即行返宁,乃观家道纷纭,不可收拾,不得不稍作整顿。惟须懔遵当日尔先祖父母遗训,城内祖居,路北作四分,务归长、二、三、六居住;四、五两分,应自行另外图谋。此次回家,几有人满之势,乃与尔叔父及尔诸弟酌商,将路南分到住房,让尔五叔。自就南花园荒地⑰营造住屋两进,以为堂构之基⑱。
古人云:一夫受田百亩,先设五亩之宅⑲,是安居方可乐业。然我观天地间第一等人,只有农夫,苦身劳力,耕种收获,可以养天下之人。若夫我辈读书人家,入则孝,出则弟,守先待后,得志择⑳加于民,不得志修身见于世。古圣王定四民,而以士高于农夫一等也。士而砥德砺行,通经致用,将处为名儒,出为名臣。而隐居行义,初无二致;其学为己,回㉑异为人,此古今所以不相及也。吾愿子孙,束身名教㉒,有以效乎古,勿以合乎今也。
我虽微官,尔亦痴子,目前是计,家道亦称小康。当此晚近世代,尔智尔愚,吾已置之不论。但得尔妇能如尔母张氏、庶母李氏之守妇道、主中馈㉓、习针线,助尔谨守吾遗西河沿铺房数十间、塘子街铺房十余间、西沙旺沙田数十亩、诸记村后柳岚一百亩,厥家可以温饱。广生子嗣,延师传教孝弟,不以富贵傲人,不以贫贱屈志,附从隹㉔子弟,勤学有成,守分安命,幸矣。至于吾之同人知交,尔其奉为模范,切勿流入骄矜。庶使吾点点心血经营房产,克世聚族于斯,即为保家之子。此吾所大愿也。
今为尔营造住屋,前后两进,系癸山丁向㉕。分东西两院,东院北房为主,按八卦系艮宅堃门㉖;西院作客厅,系乾宅巽门㉗。若西分做住宅,与街门不合局,必须另开离门㉘方合。现在西厢吉方宜高大,东厢宜低六寸。东西两院水宜会合一并出西南方。但艮宅长生在申㉙,开门、出水皆忌踏破、冲破长生。初意本欲东分建筑楼房,方合格局。乃后邻亲族多潜有不豫之色。然限于中外无阻人建楼之例,又不便阻止。余闻知,立即更图改建平房,东分稍高五六寸,免乡党诮我有欺人之意。
现观此房,门对南山,窗㉚朝北海,埊居爽垲㉛,宅临荒城。图书匨于室,翰墨陈于几,为良朋好友、后生小子论文赋诗之区。晨起望东海日出,薄暮送斜阳入山。良辰美景,堪供娱老之赀尔。
今食先人之旧德,尚其恪守家训,务以孝弟为本,睦宗族,和乡党,凡事谨守谦让,方不愧我之子孙。
昔有人问沈近思侍即㉜:“如何是敦品救贫良法?”沈曰:“读书。”其人以为迂阔,其实不迂阔也。吾愿尔卒归于敦品,卒归于安贫,不戚戚于富贵,不汲汲于贫贱。㉝则百世之基业,即可与千古之伦常同垂于不朽。
宣统三年三月三日开工建筑。子琇氏谕小儿箴。勒石。
《作述家训》注释
康永恒 蔡红柳
①【因】系误,当为“困”。
②【凌夷】衰落,衰败。清代翁照 《咏史》诗:“霸业复凌夷,私门势强悍。”
③【瘅(dàn)】憎恨。隋代薛道衡《隋唐祖颂》:“瘅恶彰善,夷凶靖难。”
④【庸】难道,表示反问的副词。《左传·庄公十四年》:“子仪在位十四年矣,而谋召君者,庸非贰乎?”
⑤【义方】行事应该遵守的规范和道理,后因多指家教。《左传·隐公三年》“石碏谏曰:‘臣闻爱子教之以义方,弗纳于邪。”
⑥【藏】原文为“匨”,是“藏”的异体字。
⑦【称贷】指举债,向人告贷。《孟子·滕文公上》:“又称贷而益之,使老稚转乎沟壑,恶在其为民父母也。”
⑧【契具】即契约文书。
⑨【愧恧(nǜ)】:惭愧。《宋书·张畅传》:“道民忝为城主,而损威延寇,其为愧恧,亦已深矣。”
⑩【筮仕】古人将出做官,卜问吉凶。白居易《和梦游春诗一百韵》:“端详筮仕蓍,磨拭穿杨镞。”苏仲翔注:“筮仕,卜作官的命运。”此处当指初出做官。
⑪【苏】原文为“蘓”,古同“苏”。
⑫【罔弗敬懔】没有不敬畏。罔,没有。懔,敬畏、戒惧。《广雅》:“懔,敬也。”
⑬【槖(tuó)】口袋。《说文》:“槖,囊也。”
⑭【奏留】官制名。清制,凡新进士分部行走三年期满,庶吉士散馆分部,拔贡以七品小京官分部六年期满改为额外主事后又三年期满,满洲西北两路将军大臣处所差满分部之员及吏、兵两部掌稿笔帖式议叙等员,皆属可以奏留之员。届时,其堂官如果认为彼等可以称职,均可奏请留部专补,由吏部查核咨覆后,自行引见补授司员实职,称为奏留。(《中华文史网》)
⑮【黾(mǐn)勉】勉励,尽力。《诗·邶风·谷风》:“黾勉同心,不宜有怒。” 毛 传:“言黾勉者,思与君子同心也。”
⑯【中和节】始于唐代贞元之初。首倡者是唐德宗李适及宰相李泌。以农历二月一日为中和节。是日,皇帝赐宴群臣,并赐给他们刀、尺,表示裁度;百官献农书,表示务本;民间要用青色的袋子装着谷物及瓜果种粒,互相赠送亲友;村社居民要酿制宜春酒来祭祀勾芒神(五行神中的木神),以祈祷丰收等。
⑰【就南花园荒地】“地”,原文为“埊”,“地”的异体字。此处,“就”字若理解为“到”,则此短语意为“在南花园荒地”;“就”字若理解为“靠近、接近”,则此短语意为“靠近南花园荒地”。要作出判断,应了解历史上的“南花园”究竟是否是在故居所在地,此有待历史学者查证。
⑱【堂构】,语出《书·大诰》:“若考作室,既底法,厥子乃弗肯堂,矧肯构。”孔传:“以作室喻治政也。父已致法,子乃不肯为堂基,况肯构立屋乎?”意谓父亲要盖房子,并已确定房子的盖法,而儿子却不肯去筑堂基,盖房子。后以“堂构”比喻继承祖先的遗业。这里“堂构之基”是指自家将来要发展的事业基础,不仅仅指房屋之基。
⑲【宅】原文为“厇”,“宅”的异体字。
⑳【择】系误,当为“泽”。
㉑【回】系误,当为“迥”。
㉒【名教】名教观念是儒教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名教即通过上定名分来教化天下,以维护社会的伦理纲常。曾巩《上杜相公书》:“重名教,以矫衰弊之俗。”
㉓【中馈】指家中供膳诸事。《易·家人》:“无攸遂,在中馈。” 孔颖达 疏:“妇人之道……其所职,主在於家中馈食供祭而已。”
㉔【隹】系误,当为“佳”。
㉕【癸山丁向】即房屋朝向是坐西北(偏北)向东南(偏南)。
㉖【艮宅堃门】指东院为“艮宅”,即东院处于整个院落格局的东北位置,堃,系“坤”的异体字。“坤门”是说东院开的门是位于东院西南方向的门。
㉗【乾宅巽门】是说西院位于整个院落格局的西北位置,门位于西院的东南方向。
㉘【离门】即正南方的门。
㉙【长生在申】“长生”是易学专用词语,是对某个五行概念变化状态的描述。五行中的“水”,有“长生在申”的说法。长生为最吉,相当于人的初生阶段。北方属水,所以坐北朝南的房屋以申位为长生之地。申:申位,即西南偏西的方位。下文的“开门、出水皆忌踏破、冲破长生”是说在这个位置设置门或设置出水道,都应该注意不要踏破“长生”之吉。
㉚【窗】原文为“窻”,是“窗”的异体字。
㉛【爽垲】高爽干燥之处。《左传·昭公三年》:“子之宅近市,湫隘嚣尘,不可以居,请更诸爽塏者。”杜预 注:“爽,明;塏,燥。”
㉜【沈近思侍即】生卒年为1671~1727年,字位山,号闇斋,又号庵斋,运河镇五杭人,清朝官吏、诗人。曾任吏部侍郎。“侍即”当为“侍郎”,系误。
㉝【不戚戚于富贵,不汲汲于贫贱】系误,当为:“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陶渊明《五柳先生传》)
赵雪
版权声明 新闻爆料热线:0535-6631311